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讯(记者 刘文颖 通讯员 门锋)近年来,为解决“村实组虚”、村民自治功能削弱、群众参与治理不充分等问题,大冶市结合当地地理条件、人文历史和村民集中居住等因素,在不改变现有行政村设置的前提下,优化调整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,开展村民自治和共同缔造,并同步成立党小组和理事会,延伸基层党组织触角,吸收农村先进力量参与乡村治理,切实发挥群众主体作用,有效破解了治理单元向下延伸的难题,着力构筑了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体系。
优化治理单元,变历史沿革为共同聚居
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,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,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突显,1个村民小组涵盖户数多则上百户、少则10余户,导致资源服务平台难以均衡有效覆盖。同时,过去村民小组主要以原生产小队形式存在,经过半个世纪的演变,大部分村民小组已经难以真正有效组织群众、服务群众。因此,将原有村民小组作为治理单元,已不适应农村社会发展,亟待科学优化调整。
因地制宜划村庄。大冶市按照“因地制宜、有利发展,群众自愿、便于组织,尊重习惯、规模适度”六条原则,以亲缘、地缘为纽带,以相邻连片、共同居住的自然湾为基本单元,以50—200户规模为标准,将全市322个行政村划分为2735个村庄,作为农村治理单元。
结合实际调小组。以划分村庄为单位,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,报乡镇党委审批、民政部门备案,不搞“一刀切”,逐步将全市3609个村民小组调整至村庄治理单元相对应,推动村民小组规模适度、便于组织。目前,已实现2272个村庄与村民小组重合,占比83.1%。
通过优化调整,有效解决了人员空心化、小组规模参差不齐等问题,确保调整后服务水平不降低、服务事项不减少、群众利益不受影响。
壮大治理力量,变单打独斗为群策群力
大冶市在划分村庄、优化调整村民小组的基础上成立理事会,实行“微治理”。
搭建治理平台。在镇、村党组织统一领导下,2735个村庄全覆盖组建2735个理事会,组织村民开展议事协商,实行民主管理和监督,搭建起乡村治理的“新舞台”。
选优治理骨干。根据村庄涵盖的人口数量,合理确定理事会成员人数,一般3—7人,其中理事会长1名,副会长1—2名。通过群众举荐、自我推荐和组织把关,采取“一户一票”的方式,将12689名政治上先进的农村党员、经济上先进的致富能手、治理上先进的乡贤能人等“三支先进力量”推选进理事会。如今,1个行政村直接参与基层治理的队伍平均达到30—50人左右,跟过去村两委干部、村民小组长10余人相比,参与乡村治理的力量大幅增强,由过去“组长单打独斗”变成了现在“理事会群策群力”。
加强党建引领。采取单独建、联合建的方式,组建党小组1584个,推动党小组成员与理事会成员“双向进入、交叉任职”,推行党小组长、村民小组长、理事会长“一肩挑”,让理事会在村级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。理事会在村党组织的领导和村民委员会的指导下,协助村民小组开展群众自治活动,是村民小组力量的再充实,实现了乡村治理资源的再整合。目前,全市985个村庄理事会长、村民小组长、党小组长实现“三合一”,占比36%。
运用共同缔造,变政府主导为群众主体
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,发挥理事会作用,明确“八进理事会”(党的建设、助力发展、乡村建管、邻里关怀、移风易俗、文明评比、矛盾调解、法治宣传)职责,引导群众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务。
大事小事“共谋”。建立“小事小组自办、大事村组联办、难事乡镇帮办”工作机制,实现了干什么由群众提议、怎么干由理事会商议、能不能干由村两委审议、干得好不好由群众评议,确保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。近年来,通过建立“阳光议事厅”“湾组夜话”等议事平台,由理事会带领群众说事议事,共同参与和美乡村建设。刘仁八镇东山村周港理事会组织群众筹资10万余元,发动群众拆除危旧房7户、旱厕14户,动员群众建“小三园”15处,环境面貌大幅改善。
产业发展“共兴”。采取“理事会 合作社 基地 农户”模式,由理事会带领群众建农庄、办基地,共谋产业项目、共商合作模式、共定分红方式。茗山乡华若村柯晏进湾办起了鲈鱼养殖基地、灵乡镇贺铺村贺家铺湾在荒山上种下了白茶、还地桥镇黄兴淑细屋村庄引导群众养殖龙虾等,乡村产业越发兴旺,群众致富能力显著增强。
村庄项目“共建”。市财政每年统筹安排1亿元奖补资金,对村民筹资筹劳项目进行奖补。由理事会发动群众讨论决定“建什么、怎么建”,建立先建后补机制,变过去“自上而下”政府安排为“自下而上”群众共建,把“政府建群众看、不买账还埋怨”变为“群众建政府补、得实惠都满意”。
矛盾纠纷“共解”。发挥理事会成员知乡情、威望高优势,有效调处各类矛盾纠纷。灵乡镇坳头村山岭湾是库区移民村,共有五个姓,不同姓氏之间积怨已久,理事会成员上门入户消除隔阂,最终实现“五姓一条心、劲往一处使”。
乡风文明“共塑”。理事会带领群众制定村民公约,实行积分管理,开展最美家庭、“新乡贤”评选和家风家训上门楣活动,塑造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。保安镇盘茶村柯楼湾理事会组织126户村民逐户制定家规家训,统一制成牌匾悬挂各家各户门楣,督促群众将家风家训铭记于心、践之于行。保安镇沼山村杨文昌湾理事会建立“志愿服务 家庭美德档案”积分管理制度,大力宣传“好婆婆”“好媳妇”“门前‘三包’示范户”事迹,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,激发群众崇德向善的正能量。
强化激励保障,从群众自发到常态长效
以“考评监督 正向激励”为着力点,不断提升基层自治活力。
激发“干”的热情。市委每年在全市农村工作会上表彰100个先进理事会、100名先进理事会长,每个先进理事会奖励1万元,每名先进理事会长奖励1000元;乡镇党委同步表彰一批先进理事会和理事会成员,村党组织每年评选一批支持理事会工作的群众,同时利用各级媒体广泛宣传理事会的先进事迹和人物,让理事会成员受表彰、得荣誉、有地位、受尊重,全市上下形成了鼓励理事会干事创业、服务发展的浓厚氛围。
打通“上”的渠道。全面推行“两培一选”机制,把优秀理事会成员培养成党员,把优秀党员理事会长培养成村干部,把优秀村干部选拔进入乡镇干部队伍。截至目前,全市理事会成员递交入党申请书1984人、403人光荣入党,273名优秀理事会成员进入村两委,其中39人担任村书记,6人被选拔进入乡镇班子,有效解决了基层党组织源头不活、后继乏人等“老大难”问题。
健全“评”的机制。建立群众测评、村干部考评、党员评议的“三方考评”机制,年终对理事会履职情况进行全面考核,并评定等次。村两委将考评结果即时向村民公示,对不合格的进行改选或调整,促进理事会服务常态化、长效化。
参评单位:大冶市委组织部
专家点评:创新“五共”治理模式,激发乡村治理活力
凯发备用官方网站 copyright © 2001-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- - - -
- -
凯发备用官方网站的版权为 荆楚网 www.cnhubei.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